科普知識
科普知識
您的位置: 首頁 - 科普中心 - 科普知識

“掃盲 || 探源“細胞”

2018-09-16 來源: 分享

“細胞”一詞最早見于日本宇田川榕庵的《植學啟原》(1834),但據沈國威研究,《植學啟原》中的“細胞”是指小胞,非cell。細胞(Cells)是由英國科學家羅伯特·胡克(Robert Hooke,1635~1703)于1665年發現的。當時他用自制的光學顯微鏡觀察軟木塞的薄切片,放大后發現一格一格的小空間,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之,而這個英文單字的意義本身就有小房間一格一格的用法,所以并非另創的字匯。

在生命進化歷史上,細胞是怎樣從原始的前細胞的生命形式進化而來的呢?有一種觀點認為,最初的細胞可能是異養生物,然后才出現營光合作用的自養生物;只有在自養生物大量出現,地球上積累了足夠的氧氣后,真核細胞才可能出現。最近,有學者提出了細胞起源的光合偶聯假設。在一定意義上來說,生命起源于有機物的個性化體系的建立,沒有個性便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生命的誕生。

細胞由細胞壁、細胞膜、細胞質、細胞器、細胞核組成,分類在細菌、真菌、植物的生物,其組成的細胞都具有細胞壁(Cell Wall),而原生生物則有一部分的生物體具有此構造,但是動物沒有。細胞壁的內側緊貼著一層極薄的膜,叫做細胞膜(Cell Membrane)。這層由蛋白質分子和磷脂雙分子層組成的薄膜,水和氧氣等小分子物質能夠自由通過,而某些離子和大分子物質則不能自由通過。因此,它除了起著保護細胞內部的作用以外,還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作用:既不讓有用物質任意地滲出細胞,也不讓有害物質輕易地進入細胞。此外,它能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。細胞膜包著的黏稠透明的物質,叫做細胞質(Cytoplasm)。在細胞質中還可看到一些帶折光性的顆粒,這些顆粒多數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功能,類似生物體的各種器官,因此叫做細胞器。細胞中還有一些細胞器,它們具有不同的結構,執行著不同的功能,共同完成細胞的生命活動。細胞質里含有一個近似球形的細胞核(Nucleus),是由更加黏稠的物質構成的。細胞核通常位于細胞的中央,成熟的植物細胞的細胞核,往往被中央液泡推擠到細胞的邊緣。細胞核不是孤立的起作用,而是和細胞質相互作用、相互依存而表現出細胞統一的生命過程。細胞核控制細胞質;細胞質對細胞的分化、發育和遺傳也有重要的作用。

由于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,一切生命現象都要從細胞中獲得答案,因此,它是生命科學中一個核心部分。近半個世紀以來,在研究細胞的結構與功能、揭示生命奧秘所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進展是自然科學中的偉大成就,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存,對生物的控制、利用和改造都有重要作用。當今世界面臨著人口爆炸、環境污染、糧食危機、資源匱乏的嚴重挑戰,對此,生命科學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重要,其中對細胞的探索的作用也不容忽視。

 

官方手機網站
微信公眾平臺
?2018 貴州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黔ICP備16002069號-1 400電話: 400-849-8000 座機: 0851-84841608
—— 友情鏈接——
TOP 在線客服
全黄一级A片免费看,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真,免费国产成人AⅤ在线观看,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不?,欧美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日韩欧美精品视频播放一区二区,最新欧美精品视频二区三区